东山人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871|回复: 8

[转帖]《诗经》——氓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4-6-25 22:20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。
送子涉淇,至于顿丘。匪我愆期,子无良媒。
将子无怒,秋以为期。 乘彼垝垣,以望复关。
不见复关,泣涕涟涟。既见复关,载笑载言。
尔卜尔筮,体无咎言。以尔车来,以我贿迁。
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。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!
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!士之耽兮,犹可说也。
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。 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。
自我徂尔,三岁食贫。淇水汤汤,渐车帷裳。
女也不爽,士贰其行。士也罔极,二三其德。
三岁为妇,靡室劳矣;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。
言既遂矣,至于暴矣。兄弟不知,咥其笑矣。
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。及尔偕老,老使我怨。
淇则有岸,隰则有泮。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
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6-25 22:23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
[转帖]《诗经》——氓

转这个东西 是因为 我们古老的祖宗
写的东西确实很好 很好
我们真的很应该仔细去品尝
我真的是很喜欢
以后有机会 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这样的东西
我们古老的文明不会被遗忘
我觉得都不能删却一字了
很经典啊
希望大家能够喜欢
《氓》浅析   
  一 情节和主题
  《氓》是一首叙事诗。叙事诗有故事情节,在叙事中有抒情、议论。作者用第一人称“我”来叙事,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。全诗分六章,每章十句(十个分句,可分成五个复句)。
第一、二章追述恋爱生活。女主人公“送子涉淇”,又劝氓“无怒”;“既见复关,载笑载言”,是一个热情、温柔的姑娘。
  第三、四、五章追述婚后生活。第三章,以兴起,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:“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!”第四章,以兴起,概说“三岁食贫”,“士也罔极,二三其德”。
第六章表示“躬自悼矣”后的感受和决心:“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”
  作者顺着“恋爱——婚变——决绝”的情节线索叙事。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,塑造了一个勤劳、温柔、坚强的妇女形象,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。
  诵读全诗,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,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,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。
  二 回忆和对比
  《氓》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、抒情的。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。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。婚前,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”,“不见复关,泣涕涟涟。既见复关,载笑载言”,“我”纯真、热情。婚后,“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”,“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”,辛苦而又蒙受耻辱。更突出的是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:“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!”“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!”前后恋爱、生活的对比,思想感情的对比,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。氓,婚前婚后也形成对比。婚前,“氓之蚩蚩”;婚后,“女也不爽,士贰其行”,“言既遂矣,至于暴矣”,他“二三其德”,甚至凶暴起来。在恋爱、婚后生活的对比中,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、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,从痛苦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:“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!士之耽兮,犹可说也。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!”她悔恨多于哀伤,决绝而不留恋:“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”表现出她清醒、刚烈的性格特点。
  三 内容理解与艺术分析:
  ① 诗歌常选择典型的情节来烘托具体的气氛和情调,诗作《氓》中分别选取了哪些典型情节,表现了怎样的情感特征?
  ② 典型情节: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”→“乘彼垝垣,以望复关”→“自我徂尔,三岁食贫”→“言既遂矣,至于暴矣”→“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”
情感特征:所遇非人的悲愤与义无反顾的决绝。
  四 《静女》和《氓》均是以爱情为题材的,但反映的是两类“士”的形象,对此,你有什么思考?怎样认识这一现象?《氓》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?
  “爱情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。《静女》和《氓》中分别叙述了两类爱情情节和人物形象,但有一点是相同的,无论是《静女》中的“俟我於城隅”“爱而不见”,还是《氓》中的“乘彼垝垣,以望复关”,看样子都是“自由恋爱”了。《诗经》的时代,男女的恋爱比后来的封建社会要来的相对自由,但毕竟和我们今天的“自由恋爱”在理念上有不同。在不同的社会、不同的阶层又不同的恋爱观。
  《氓》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?关系到对《氓》中那个男子(士)的形象的理解:
   ⑴“士”之变心说。“不见复关”,“士贰其行”,“士也罔极,二三其德”,由此可见一斑。
  ⑵社会道德说。“兄弟不知,咥其笑矣”,这是当时的社会风俗、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。
  ⑶社会制度说。“自我徂尔,三岁食贫”到“言既遂矣,至于暴矣”,由贫富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,可以看出婚姻制度建筑在经济之上。
  ⑷年老色衰说。“三岁为妇,靡室劳矣;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。” 年老色衰,引起“士”的变心。
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,但其中第⑴⑵中较为准确深刻。《静女》中的“士”可推测为田者,《氓》中的“士”可推测为商人,这就为思维提供了根据。
  五 诗歌运用形象思维,常常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,在《诗经》中“赋”、“比”、“兴” 是三种常见的手法,请你结合诗作《氓》作具体分析。
  ⑴“赋”的表现手法:“赋”即“铺”,是陈述铺叙的意思。如《卫风·氓》叙述古代一个女子从恋爱——婚变——决绝的过程;
  “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。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。”——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。这个男子一脸憨笑、耍着小小的花招,假装卖丝,向女主人求婚。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,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,不惜乔装冒险。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、急切,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。
  “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”——《静女》这一句也是用赋的手法,写得生动活泼,趣味盎然。一对年轻的恋人,相约于城角相会。姑娘先到,见小伙子远远地来了,就故意躲藏起来捉弄他。小伙子因为迟到已经心急如焚,明明看到姑娘的身影在城头一晃,转眼之间竟然不见,不禁坐立不安,抓耳挠腮。这一段情节写得精彩极了,整个场面没有安排一点声音,可是却让人隐隐地听到两颗炽热的心在狂跳,火热的爱情在燃烧,真是无声胜有声!
  ⑵“比”的表现手法:“比”,就是比喻,比拟,借代,夸张等,不是单纯的比喻,包括的面较宽,这就是朱熹所说的“以彼物比此物也”。
  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”——以桑叶之润泽有光,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。另一说,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。
  “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”——以桑叶的枯黄飘落,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。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,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,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。另一说,喻男子情意的衰落。
  “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;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”——桑葚是甜的,鸠多食则易致醉;比喻爱情是美好的,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。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,女子一旦堕入爱河,则无法挣离。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!
  ⑶“兴”的表现手法:“兴”就是朱熹所说的“兴者,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”。“兴”的意思是“起”,是托物寓情,是寄托,是联想,其作用是含蓄、蕴藉,是言有尽而意无穷。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,容易穷尽。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,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,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。比如,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;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”(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),如果舍去景物,不过是说“去时是春天,回来是冬天”,还有什么意味呢?
  那么,“兴”与诗歌的正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?主要有三种:①直接相关;②在相关与不相关之间,有某种情调上的联系;③毫不相关,只是从韵脚上引出下文。
  相关的,如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”(《周南·桃夭》)。以繁茂桃花兴起女子出嫁,美艳的桃花很容易和美艳的女子联系在一起,这在情调上有共同的地方。而桃花结子又与后代繁盛之间有象征作用。“兴”与正意之间关系于此不难看出。
  相关与不相关之间的,如“毖彼泉水,亦流其淇。有怀于卫,靡日不思。娈彼诸姬,聊与之谋”(《邶风·泉水》)。这首诗写的是一贵族女子与其他女子商量,想回到娘家卫国去看看。泉水流进淇水与远嫁想回娘家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,而这种联系则较为隐晦曲折。
  完全不相关的。如“扬之水,不流束薪,彼其之子,不与我戍申。怀哉怀哉,曷月予还归哉”(《王风·扬之水》)。这是一首征人眷怀故乡、思念家室的诗。激扬的河水,连一捆很轻的柴薪也漂不走,与思念家人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故乡有什么联系呢?这就很难说了。只能理解为因景起兴,从韵脚引出下文。这种情形,就是在后代民谣中也并不少见,如“麻尾鹊(灰喜鹊),尾巴长,娶了媳妇忘了娘”,这首民谣是讽不孝的。而“麻尾鹊,尾巴长”与“娶了媳妇忘了娘”之间,恐怕也不存在什么内在联系。
  再有,就是人们一般总把“比兴”连说并用。这是由于“比”与“兴”往往难以区别。不过,“兴”的使用多在篇、章之首,“比”无此限制;“比”,常常限于具体和局部,“兴”则一般贯穿全篇;而有的“兴”,则与正文之间根本没什么内在联系。
  《氓》中的第3、4两章——这两章以抒情为主,诗中皆以桑树起兴,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,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。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”,以桑叶之润泽有光,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。“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”,以桑叶的枯黄飘落,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。“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;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,则以“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”(朱熹《诗集传》)。在这里,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,找寻被遗弃的原因,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: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,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! 这是比兴结合的例子。
  ④《卫风·氓》中的“我”是在回忆中叙事,抒情的,在回忆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。
  ⑴婚前婚后对比。
  婚前: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”。
  婚后:“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”。
  ⑵爱与婚后的思想变化的对比。
  恋爱前:“不见复关,泣涕涟涟,既见复关,载笑载言”。
  婚后:“静言思之,躬自悼矣”,“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”,“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”。
  ⑶“氓”婚前婚后的态度的对比。
  婚前:“氓之蚩蚩”,“来即我谋”,“信誓旦旦”。
  婚后:“言既遂矣,至于暴矣”,“二三其德”。
 
  结构图:
  第一章:男子求婚,女子许婚(赋)第二章:男女恋人相思、结婚(赋)   
  第三章:劝诫女子不要痴情(比、兴)第四章:控告男子移情别恋(比、兴)
  第五章: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(赋)第六章: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(赋、比、兴)
发表于 2004-6-26 14:57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***** 版主模式 *****
该贴子是管理员从<a href=forums.cgi?forum=8>□ 心灵细语 □</a>转移过来的!
发表于 2004-8-23 19:59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
[转帖]《诗经》——氓

诗经我读得少,不过这首却是很熟悉的,是大学语文的必学课文吧。正如你所说,这首诗即使是拿到现在来看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。
发表于 2004-8-25 23:48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
[转帖]《诗经》——氓

小龙 这可是谴责变心男人的哦:)
恩,也好,贴出来让男生看看!呵呵:)
这篇《氓》 考中文时大都会成为必考题的,当时我也挺喜欢的,背得很努力的。
不过《溱洧》这篇更有意思,它可能是最早出现的关于女孩子追男孩子的记载了。你看:女曰:“观乎?”(姑娘们说:“去看看吧?”)士曰:“即且。”(小伙子说:“我已经去游玩过了”)“且往观乎,洧之外,洵圩且乐。”(姑娘说:”再去玩玩吧,洧水对岸那一边,实在开阔有趣好寻欢。”呵呵,是不是很有趣呢?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8-26 21:20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
[转帖]《诗经》——氓

呵呵 想不到 论坛上还是有人要看诗经的
真好!
氓在诗经当中还是很经典的的
姐姐说的那篇我没有读过啊
是否能贴 出来给我看看哦!
写女孩子的心思 我可是很感兴趣的哦
发表于 2004-8-27 00:53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
[转帖]《诗经》——氓

《溱洧》是《诗经》“国风”中的“郑风卷”,小龙先找找看,现在太晚了,顶姐姐明天再把完整的诗歌和解释贴出来,好不好:)
发表于 2004-8-29 11:22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
[转帖]《诗经》——氓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溱 洧  
     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
     士与女,方秉蕑兮。
  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,且往观乎?
  洧之外,洵訏且乐。
  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勺药。
  溱与洧,浏其清矣。士与女,殷其盈兮。
  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,且往观乎?
  洧之外,洵訏且乐。
  维士与女,伊其将谑,赠之以勺药。

  注释:
  青年男女春游之乐。
  溱(音针)、洧(音伟):河名。涣涣:春水盛貌。秉:执。蕑(音坚):一种兰草。又名大泽兰,与山兰有别。
  訏(音虚):大。
  芍药:一说与今之芍药不同,一种香草。
  浏(音刘):水深而清。殷:众多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4-9-9 23:26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
[转帖]《诗经》——氓

谢谢姐姐 帖子已阅
明天就是教师节了
姐姐 有致 KK 节日快乐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

本版积分规则

Copyright ©2000-2012 东山人 All Right Reserved.  (题字林长奇)  Powered by Discuz!

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   

返回顶部